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宇宙易景

五元来回无障碍,三界内外自由行;纵横宇宙无限趣,高山流水觅知音!

 
 
 

日志

 
 
关于我

一十幼稚,二十清纯,三十迷茫,四十与世俗处,五十不遣是非,六十不傲视万物,七十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易景书院  

2013-08-11 20:55:2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易景书院

按语:我们文化教育事业的其中一项内容,是探索基础教育的教育思想及其路径,为此,我们创办了一个小小的书院——易景书院。今年暑假,不多不少,又有十名(七男三女)山区中学生来这里学习、度假,响应我们吃好、玩好、学习好的倡议。

所以,我们暂时放下一切能放下的事情,开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门课程,为这些学子们传道、解惑。我们的基本教育思想,体现在三个层次、两个转变的过程中。

所谓三个层次是指:系统的认知领域(即知识掌握),是奠定发掘智慧的厚重基础;理想的综合素质,是驾驭知识、智慧的潜力能力;正向的人性本质,决定着开发潜力能力的目的和运用智力能力的方向。三者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所以,我们倡导“通观教育”,即通观“知识教育”(全部人类文明成果)、“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的内在联系,把三者融为一体,贯彻教化于始终!

所谓两个转变是指:由重点化向组织化转变,由掌握知识为主向掌握自我为主转变。我们认为,一个人,他对自我的心态、意志、毅力、情感等等内在的无形的东西的掌握和培训,比他掌握多少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智力、能力更重要。

我们将这些教育理念称之“现代教育”!

我们简单的给学子们讲述这些道理,并在一切过程中贯彻这些教育指导思想,效果明显。一个月后,我们在作文课中要求他们以《易景书院》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十个人写的都很好,这里发表一篇叫雷鸣琳(男,1997年农历1117日生于河南省鲁山县土门乡构树庄村;汉族;20119月入土门中学入71)班学习;2013713日入易景书院第一层次培训班。)的学生写的作文,供各位草根老师以及专家学者评判,希望为我们支招。

 

暑假,应朋友之邀来到一个书院。书院的名称很特殊,你一定猜不到。我原以为她叫育英、育才或育人,没想到叫易景书院。你要是猜得到这么富有哲学深意的名字,你就真是鬼啦!

打开红色复古大门,进入小过屋先看到墙上一幅山水画。然后左转,你绝对会很震惊的:很多的植物,足有十多种分布在小小的院子里。然而,整个院子却并没有因此而显得狭小,反而有一种农家风情、小家碧玉的感觉。尤其是那一棵石榴树,为万绿丛中添一点红。

我原以为书院是以环境命名的,可是后来我发现,好像是以杜老师的著作《宇宙易景》命名的。不过,这周围的环境似乎与这书名的意境不谋而合。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老师。他们和学校里的老师很不一样。学校里的老师嘴上说着老师和学生是朋友怎么怎么的,其实他们还是把自己当老师。易景书院的老师表面上是我们的老师,实际上更像我们的朋友。语文老师可是博士哦!超厉害。数学老师虽然戴着一副眼镜,但眼光可是犀利的很。英语老师,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了。她是大三的学生,可能我们都是学生吧,交谈起来没有代沟,有什么就说什么。书院还请来外地知名教授,为我们讲人生哲理课,可有兴趣啦。

易景书院不大,但是学习起来很有感觉,每次上课大家都是笑哈哈的。我超喜欢这里的教学风格,不强调知识而强调应用,从重点化向组织化转变,从掌握知识为主向掌握自我为主转变。

什么是从重点化向组织化转变呢?这就像一本书,对着重点死记硬背,或许可以考出高分,但不会运用,这多可悲呀。还不如对这一本书边看边想系统的看完,理解它,运用它。(注:作者在第一稿时没有这一段,我们给出建议:既然文中提出了“从重点化向组织化转变”这一观念,为什么不谈谈对这一观念的认识和感受呢?所以作者就增加了这么一段。)

也许,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和这样幽默的老师以及这样的教学风格。

 

 

  评论这张
 
阅读(226)|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