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这个“道”怎么生出一,“一”又怎么生出二、生出三、生出宇宙万物呢?东方文化不朽的生命力难道仅仅在于她的神秘?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太虚寥廓,是指天空无穷而广大;广阔无际的天空,是宇宙造化的原始基础,是万物的资生开始和运动终结之地……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之作,所论内容十分丰富,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在阐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过程中,强调人体内外统一,即人体本身的统一和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把人的整体放在宇宙环境这一整体中去研究,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这是《黄帝内经》生命力万古不竭的原因之所在。
从炎黄子孙的远古始祖黄帝开始,在探讨人类自身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始终把自身放在宇宙大自然中去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学理论著作,但是,却用宇宙的创生、宇宙的运行规律作为理论指导。这不能不说中医理论基础的深厚,这不能不说中华文化基础的厚重。
那么,今天的人类怎么去看待宇宙的创生呢?大约137亿年前后,宇宙“大爆炸”在“太极点”处发生了。宇宙大爆炸模型经过几代科学家的探究和完善,不断经历科学探测的检验,终于成为日臻完善的科学理论!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大爆炸发生后逐渐形成了宇宙;美籍俄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第一次将广义相对论融入到宇宙理论中,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物质,最初的温度超过几十万亿度,随着宇宙膨胀温度不断下降。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阿尔法、贝特等人发挥了勒梅特的思想,把宇宙的膨胀与物质的演化联系起来,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用以说明现时所观测到的事实,成为目前影响最大的宇宙模型学说。
根据这一模型,宇宙演化时间表是:137亿年前后,起始时间为0;普郎克时代,时间10-43秒,温度高达1032K;大统一时代,时间10-35秒,温度高达1028K;强子时代,时间10-6秒,温度为1014K;轻子时代,时间10-2秒,温度为1012K;辐射时代,时间1-10秒,温度降至约1010-1010K,基本粒子开始结合成原子核,能量以光子辐射显示出现,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结构的努力在这里会合!
2001年,美国发射的宇宙微波背景各向异性探测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涨落的探测表明,宇宙年龄是137亿年,正负误差不超过一亿年。
科学需要首先提出问题!科学是对问题的质疑!然而,科学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或者不太合理的猜想和假说,而后再依据这种猜想或假说去重新观察、研究和证实,或者在已有的科学结论基础上推理出新的理论。科学是在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探索研究、认真求证、严谨推理,以及在出现错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不断循环、相互验证中前进!这是需要人们尤其是科学工作者们一代一代的不断努力!大爆炸模型是勒梅特根据红移现象提出的,红移现象得到证实成为科学,那么大爆炸模型就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了。
所谓红移现象是说,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相对于观察者越远发出的声音越浑厚(波长比较长);相反,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越近发出的声音越尖细(波长比较短)。后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把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端的位移叫做多普勒红移,即当一个波源(光波或射电波)和一个观测者互相快速运动时所造成的波长变化。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确认,遥远的星系均远离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而去,同时,它们的红移随着它们的距离增大而成正比地增加,这一普遍规律称为哈勃定律,它成为星系退行速度及其和地球的距离之间相关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天体发射的光所显示的红移越大,该天体的距离越远,它的退行速度也越大。红移定律已为后来的研究所证实,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石。20世纪60年代以后,天文学家发现了类星体,它们的红移比以前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的红移更大;各种各样的类星体的极大的红移使人们认为,它们以接近光速的90%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去;人们认为,天体红移的速度等于光速的地带就是宇宙的边缘和界限了;超过了这个界限,也就超过了光速,光线因此永远无法达到我们的视界,那就不是我们这个世界了。
一种合理的理论在很长时间里会被人们否认,一种谎谬的理论在很长时间里会被人们承认!要不,地心说怎么会统治人类的认识几千年呢?而相对论发表时又有几个人相信呢?
“大爆炸”的能量太可怕啦!“大爆炸”中产生精神,精神中产生能量,能量中产生物质;精神转化为能量,精神等同于能量;能量转化为物质,能量等同于质量。爱因斯坦的E=mc2方程就是能、质等同的数学表述。质量等同能量这一点就某种意义上说,物质是被“封闭的能量”。特定的条件或方法可以把能量聚集起来创生物质,特定的条件或方法可以释放能量湮灭物质。说湮灭物质也不准确,实际上是存在状态的相互转化,物质不灭定律在宇宙大爆炸以后至宇宙大崩塌以前这一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是正确的。
在大爆炸最初的一瞬,精神子——正反神力子火山样产生了;神力子携带着神力以它那瞬时的神速普度宇宙,于是整个宇宙已是神力场了!
紧接着,在神力场中正反引力子诞生了;引力子携带着引力追赶神力子,但是,那里还能追得上呢?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膨胀,宇宙温度已经降低、宇宙由精神级降为能量级。那么,引力子只好在广袤的神力子的世界中扩展自己的领地。神力分解降级为引力,这是大统一神力的分解点。所以,神力的分解是宇宙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点。
这一点,我称之“神分点”。
宇宙温度不断降低,能量不断降级,能粒子不断产生,能粒子种类不断增多。奇妙的是,每产生10亿个反粒子就产生10亿零一个正粒子。电子也会比正电子多出10亿分之一。
别小看这“10亿分之一”,它的意义绝非一般,这也许是计划内的市场经济!正是这“10亿分之一”计划内的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在后来的微粒子混战中,10亿、10亿成对的正负质子、正负电子以及其他正负粒子都相互湮灭了。剩下的“十亿分之一”未被相互湮灭的微粒子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联合为氢气团、联合为星云、联合为星系、联合为宇宙万物,在宇宙间特定的星球上的特定环境中也联合成了生命和人类。
也许,还有不同类型的“十亿分之一”,它们以各自的道理形成了各自的宇宙,在不同的宇宙区间按照不同的规则演易着不同的事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