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宇宙易景

五元来回无障碍,三界内外自由行;纵横宇宙无限趣,高山流水觅知音!

 
 
 

日志

 
 
关于我

一十幼稚,二十清纯,三十迷茫,四十与世俗处,五十不遣是非,六十不傲视万物,七十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第二节 能量场  

2008-11-20 07:25:4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500年前,没有基本的科技手段、没有更多的科学积累,老子只能根据自己的直觉顿悟,对于“道”做出进一步的解释:“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21章)。

什么是“恍”?什么是“惚”呢?老子解释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min摸的意思)之而弗得,名之曰夷”(《老子》14章)。恍恍惚惚也是一种存在,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说,这种存在,看它没有形状,听它没有声音,摸它没有踪迹。但是,这种恍恍惚惚确实是一种现象、确实是一种物质,而且这种“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状态,是万物的精华,是宇宙的本真,其中包涵着宇宙间的一切信息啊!而这种精华和本真的产生和存在是“道”所为,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成的;所以,“众妙之门”也是“道”之所谓啊!

老子没有弄明白的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14章)。这种没有形状、没有物象的东西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向哪里去;来无踪、去无影,令2500年前的老子大伤脑筋。可见,老子并没有故弄玄虚,不懂装懂,乱下结论。

老子已经是比我们超前2500年认识到宇宙和物质的这种原始存在状态的,时至科学技术发达的今日,世界顶尖级的物理学家也不敢妄言恍恍惚惚的粒子精灵们是从那里来源的;宇宙学说的最新成果也没有结论出宇宙那最初一瞬的形成机制和形成原因!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苛求老子,有什么理由不敬畏老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呢?

老子只是基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老子是负责任的。老子的结论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14章)。以这种“道”的道理,可以把握现在的万物的“有”,也可以认识原始万物的“无”,这就是道的纲纪。这说明老子是从自然的规律性上去把握物质创生状态的,而我们今天却是从千头万绪的物质现象中去总结自然规律的。

《老子》一书通过这种“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存在,阐述物质“有”和“无”的关系,进而把这种关系升华为“道”,成为一种哲学思想,甚至是一种宇宙观,并用这种哲学思想或者说是宇宙观去观察、指导、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这就有了《道德经》的《道》篇和《德》篇,从而开创了2500年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统一的先河!

不论是精神的、能量的、物质的,作为两种存在状态,“无”和“有”在2500年后的今天,已经被科学所证实,进入科学殿堂并且深入人心。在科学实践中,能粒子精灵们幽灵似的突然出现突然消失,真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而“无中生有”创生能粒子早已是科学家们的家常便饭。2500多年后的今天,老子地下有灵,定然欣慰!

用今天的话说,这些“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存在,显然就是各种能粒子。能粒子从哪里来?从能量场中来。能量从哪里来?从精神场中来。精神场、能量场、物质场,分别是宇宙的三级存在状态。不论精神场、能量场还是物质场,同时都是宇宙的信息场,它满载着宇宙创生以来的一切信息在广袤的宇宙时间、空间中存在着,有待人类开发和利用。

  评论这张
 
阅读(143)|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